互聯網金融:當下最值得關注的機會與風險
來源:站長新聞AiWeTalk的空間 2016-01-28
互聯網金融正在逐步從野蠻生長的狀態中走向成熟
從被公認為互聯網金融元年的2013年開始,經過伴隨著創新牛市和改革牛市飛速發展的2014年,再到牛市泡沫逐步退去、相關政策相繼出臺和落地的2015年,互聯網金融正在逐步從野蠻生長的狀態中走向成熟,走向規范。
回首過去的2015年,從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到7月18日《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支持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再到7月31日《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對于網絡支付的規范,最后到年末《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中的負面清單和正面要求。總結起來,2015年是對于互聯網金融既有鼓勵支持,又有規范監管的一年,引用十三五規劃中的表述:“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的是資本對優質互聯網金融標的認可。螞蟻金服完成A輪融資,估值超過450億美元,陸金所完成B輪12.16億美元融資,估值185億美元,京東金融完成A輪10億美元的融資,估值460億元。而后兩項融資更是完成在被認為是資本寒冬的當下,足以證明市場對于2016年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信心。走過了野蠻生長,走過了行業被熱捧又逐步地去泡沫,伴隨著行業慢慢走向規范,我們相信真正優質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互聯網金融業務會在2016年迎來新一輪的爆發和增長。
對于互聯網金融,如果說過去是一個靠不斷引流來做高用戶數量、流量為王的時代,那么未來將重在“變現”。針對前期積累的大量用戶,通過提供優質的高附加值金融服務,實現收入和利潤的增長,最后逐步走向高質量的“長尾化”、個性化服務。在這個過程中,互聯網金融的某些細分領域將鶴立雞群,獨立潮頭:
消費金融
流量紅利正在逐步消失,未來精準場景的把握才是王道,依靠與用戶緊密結合的消費場景,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成為消費金融發展并不斷實現變現的基礎。優質的消費金融企業通過在相關垂直細分領域、圍繞產業鏈的深耕細作,積累大量優質消費用戶,把握優質資產端,能夠不斷實現流量變現。
移動支付
作為互聯網金融的關鍵基礎支撐的移動支付,一直是各家的必爭之地,通過控制支付環節形成互聯網生態閉環,已經成為用戶價值挖掘的基礎。未來能夠在移動支付領域具有話語權的企業,將通過支付這個通道切入到所有可能的互聯網金融場景中,完成提前布局。
互聯網證券、保險等
隨著80、90后逐漸步入財富積累的年齡,對于證券、基金、保險產品的需求逐漸增大,作為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成長起來的一代,對于風險的容忍程度較高,對網絡金融的接受程度更高,這部分人將成為有粘性的高附加值互聯網金融用戶。對于保險業,隨著人口老齡化、城鎮化不斷推進,加上保險產品自身的優越性,保險產品逐漸由“被動銷售”走向“主動需求”,互聯網保險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期。而保險的本質屬性使其具有久期長、成本低、投資日益靈活等優勢,相信將成為互聯網化的金融產品中具有極強變現能力的主力軍。
在引流量到重變現的轉變過程中,消費金融、移動支付、互聯網證券、保險等幾大互聯網金融細分領域經過了13年及以前的生根發芽,14-15年的繁花似錦,16年將會迎來一個碩果累累的豐收年,在這樣一個逐步走向正規,逐步得到有效監管的發展環境下,成為2016年互聯網金融發展主要突破口。
BAT及巨頭
未來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將極有可能完成一次大規模的洗牌。在過去這一輪的發展中我們看到了無數金融業門口的野蠻人,借著行業發展的東風完成了從零到一的蛻變,同時,作為最具有互聯基因的BAT,以及樹大根深、作為金融行業守夜人的傳統金融機構,它們二者的相互交融及合作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憑借著在互聯網領域的積淀和地位,以及在金融領域的布局,BAT三個互聯網界的巨頭依然走在互聯網公司金融化的前列。
BAT三大巨頭各有優勢,阿里憑借著電商領域的霸主地位,積累了大量線上、線下、B端、C端用戶,而騰訊依靠QQ和微信兩大殺手锏,牢牢控制社交領域,百度則以精準搜索請求為基礎,不斷沉淀積累海量數據。而三者在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發展方面,圍繞支付的二馬相爭一直吸引著我們的眼球,似乎百度有些被人遺忘,其實不然,這個擁有著雄厚技術實力的大佬正在低調地完成其在各個細分領域的布局。
在探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時,我們永遠不能忽略的一個關鍵要素就是數據。而目前在我們看來大數據已經無法滿足互聯網金融新時代的需求,未來將進入一個“超數據”的時代,打破原有數據庫中靜態知識,實體聯系的局限,制定新型的形式化的語言,極大的提高數據的可擴展性,并完成可視化的數據查詢,計算和展示,真正的實現基于數據的智能化金融服務將成為未來的主流。
風險提示
在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的同時,有很多發展中的風險是我們不能忽視的:
隨著經濟逐步放緩,未來很多微小企業將面臨現金流緊張的問題,隨時有可能引發資金鏈斷裂,對于很多以微小企業作為資產端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將面臨極高的風險;
很多互聯網金融企業沒有嚴格的征信和風控體系,尤其是很多消費金融公司過去盲目擴張,用戶的信用體系并沒有建立起來,導致壞賬逐步積累,為企業發展埋下隱患;
2016年,互聯網金融行業將繼續規范化,行業監督水平不斷提高。很多企業在過去野蠻發展的過程中沒有注意對于業務合規的把控,發生非法集資,銷售業務范圍之外金融產品等現象,這些隨時會將企業帶入困境當中。
我的評論
登錄賬號: | 密碼: | 快速注冊 | 找回密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