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V国产一区二区,亚洲 国产 韩国 欧美 在线,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站長新聞 > 瀏覽文章

視頻行業內容混戰 最終痛的是用戶

來源:站長新聞AiWeTalk的空間 2014-01-08

  原標題:視頻行業內容混戰,誰會痛?

  用戶一如既往的在“免費”的享受著視頻內容,另一方面卻在感嘆著廣告時長越來越長,絲毫沒有覺得自己是在“耍流氓”的覺悟,要知道這些內容可是視頻廠商花“天價”買下來的,但是“簡單粗暴”的用戶可顧不了這么多。

  2008年新浪購買81集電視劇《武林外傳》的獨家播放權費用為20萬。到了2011年,搜狐3000萬元買了《新還珠格格》的版權,優酷用2500萬買了《傾城雪》,樂視網用2000萬元買了《后宮》,PPStream用2200萬元買了《王的女人》。

  2013年,騰訊視頻購買《中國好聲音》2014年的網絡版權花了2.5億,愛奇藝購買《爸爸去哪兒》、《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百變大咖秀》、《我們約會吧》5檔綜藝節目網絡獨播版權花了2億。我們不得不吐槽,視頻廠商們才是“真土豪”呀(用戶是不會知道的,也不會關注這些)!

  國內的在線視頻行業在2013年就像是煮沸了的開水,并購的并購,發力的發力,有玩自制劇的、有主打移動端的、有大打PGC牌的,視頻行業要比其他行業熱鬧的多。PC端視頻企業的差異化競爭不大,視頻廠商們目前的戰場主要體現在移動端,打到最后,都玩起了內容戰,特別是獨家內容。

  視頻企業為何會打“內容戰”

  版權的價格越來越貴,但是視頻廠商仿佛不要錢似的,花“天價”去購買,他們為何會打“內容戰”呢?

  (1)差異化競爭(作者微信公眾號:郭靜的互聯網圈)。不少“創業家”在提到產品的時候,都呼吁拋棄產品的差異化這一特色,這個在同質化泛濫的視頻行業是“行不通”的。同樣一個視頻內容,愛奇藝、搜狐視頻、優酷土豆上面都有的話,用戶在選擇性上面就比較隨機了,視頻廠商們獲得的流量隨機也很分散。獨家的內容,能保證其在用戶的競爭中處于優勢,同時也能成為其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2)打造品牌形象,提升用戶粘性。一部電視劇或者一系列綜藝視頻被某家視頻廠商買斷以后,用戶只能連續的幾十次通過該視頻廠商觀看內容,有了這幾十次的用戶習慣的培養,對視頻廠商的品牌形象會大大提升。搜狐視頻在自有品牌方面做的非常好,在其頻道分類里面,除了電視劇、電影、綜藝、動漫等,專門設置有“搜狐出品”欄目,匯聚有搜狐自己出品的視頻內容,包括《屌絲男士》系列、《極品女士》系列都在用戶層面獲得很好的口碑傳播。

  (3)內容是根本。現在幾乎所有的視頻廠商都支持UGC內容,百度系的愛奇藝雖不支持用戶上傳視頻,但是新收購的PPS是支持的,UGC內容雖然能解決內容的饑渴,不過其質量肯定是不如PGC內容的,優質的PGC內容是有限的,視頻廠商們要想獲得好的資源,必須搶占。無論是UGC還是PGC,平臺做的再好也需要有內容來支撐,內容是根本,你不要別人要。

  (4)布局移動端。早期視頻廠商在移動端所做的差異化發展到現在,幾乎是大同小異了,即同質化現象又出現了,產品要想在移動端有所發力,獨家的內容,還是能為視頻廠商在移動端獲得大量用戶的。

  視頻內容混戰,最終痛的是用戶!

  在視頻生態圈中,很少有人會顧及視頻廠商的生存環境,他們還在花高價為用戶貢獻著優質的內容,頗有“割肉喂鷹”的風范。視頻行業出現的內容“戰”,誰會痛呢?

  (1)廣告主。優酷土豆集團CEO古永鏘曾表示:CPM廣告價格在2014年并未上漲,但是對單屏投放的用戶,廣告價格確實有相當幅度的上調。在業內也傳出2014年視頻廣告價格上漲的聲音,獨家內容勢必會成為視頻廠商們的籌碼,而廣告主這個時候則需要“搶”視頻的廣告,廣告價格上漲也是必然,所以廣告主是獨家內容最直接的“受害者”。

  (2)用戶。PC端視頻長達60秒的廣告一直遭受詬病,獨家內容出現后,這種情況會更甚。移動端視頻的目前的貼片廣告時長在15秒以內,當視頻廠商們花“天價”購買到獨家視頻內容以后,作為壟斷性資源,移動端的視頻貼片廣告時長肯定也會有所增長。想想看,拿手機看個《中國好聲音》,要忍受60秒的廣告,你會扔掉手機嗎?可是只有他們家有,用戶就這么被視頻廠商們捆綁了。

  壟斷性內容出現給用戶帶來的另一個痛點是,產品帶來的捆綁,即視手機APP的消息推送功能,它雖然能提醒用戶追劇,但是很多推送根本是用戶不需要的,還找不到在哪里關閉。

  有用戶在微博上提到:最開始,他們封殺BT之家,我沒有說話,因為我很少下載種子,后來,他們封殺獵豹瀏覽器,我沒有說話,因為我覺得視頻廣告還可以忍受,再后來,他們封殺百度影音,我沒有說話,因為我覺得不關我的事兒,現在,我不得不忍受著影視資源被幾家獨大的視頻網站壟斷,長達兩分鐘的貼片廣告不斷強J我的眼球,而且那些經典的電影如果我不交錢,就再也無法從網上看到了。

  視頻廠商們的“內容戰”固然能成為其競爭的利器,但是其“戰勝”的同時,卻將“匕首”插進用戶的“心臟”,沒有幾個用戶能承受超長的貼片廣告,有機會反抗么?沒有……

  文章編輯: AiWeTalk網頁客服(www.wanbaoru32.com)

我的評論

登錄賬號: 密碼: 快速注冊 | 找回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