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O2O閉環體系不成功 如何挖掘大數據金礦?
來源:站長新聞 2012-11-08
編者按:微信兩億多的用戶數,相當于三分之一的中國移動手機用戶、整個中國聯通手機用戶。在此基礎上,騰訊自己設想的“二維碼+賬號體系+LBS+支付+關系鏈”的O2O閉環體系推動的并不順利,隨后小馬哥傳遞的信息是打造微信大數據開放平臺,那么將用戶數據開放出來將會爆發多大的能量?我們又該如何挖掘這些大數據?
以下為虎嗅作者青龍老賊分析全文:
“騰訊正將開放戰略推向移動互聯網”,這是小馬哥在2012移動開發者大會上傳遞出來的信息。
微信,騰訊目前最成功的移動互聯網應用,也是互聯網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新軟件,號稱中國第四大運營商,它在這個開放戰略中將會扮演什么角色,起到什么作用呢?我的看法是:如果QQ和Qzone是騰訊PC端的大數據開放平臺,那么微信將成為騰訊移動端的大數據開放平臺。
還記得一個月前微信團隊宣布微信用戶數突破兩億,當時中國智能機用戶數2.9億,也就是微信已經覆蓋了近7成用戶。業界在驚呼羨慕之余也在關注微信未來發展道路,是打造一個精準營銷的媒體平臺,還是做一個閉環的電商平臺,或者兼而有之?
時間過去一個月,微信公眾賬號已經暫停了認證,(騰訊生活服務電商部副總經理)戴志康同學的微信會員卡推廣之路也是路漫漫兮汝將上下探索,因此對于微信的商業化探索很多人提出了質疑小馬哥9月份在互聯網大會上提到的通過微信普及二維碼,布局O2O的目標還能實現么?我也抱著懷疑的態度,微信雖然有開放平臺,但是那些接口只是淺層次的開放,無法滿足第三方開發者的需要,也就不具有很高的價值,但是這次小馬哥已經明確放出風聲,將逐步測試開放QQ的關系鏈,甚至有可能是微信的關系鏈,這讓我非常期待依靠著龐大的用戶數據為基礎,用開放的心態做平臺,微信的潛力絕對是可以被挖掘的,或者說和新浪微博真正的競爭從現在才開始。
先說說大數據
大數據可是自云平臺后最熱的概念了。隨著社會化媒體的興起,針對互聯網用戶數據的分析、營銷、挖掘產品越來越多,大部分是在為企業服務,或者用來做自身產品推廣,比較經典的案例就是美麗說、蘑菇街,而最近走紅的“啪啪”更是依靠著新浪微博的用戶關系迅速發展用戶,每天達到上萬的下載量。以上的大數據主要還是來源于PC互聯網上。
那么在移動互聯網的大數據呢?
每個人可能擁有不同的終端,從Pad、手機到其他各種移動式終端接入到互聯網里,在移動終端上產生的信息越來越多樣化,文本也好,圖片也好,語音也好,視頻也好,多點信息也好,結構也好,非結構也好,使用頻率非常之高,雖然PC互聯網上目前數據量肯定比現在移動互聯網更大,但較之PC互聯網,現在的移動互聯網,數據本身的價值在于更完整和更生動的去描繪了一個互聯網用戶的生活軌跡。打個比方,在PC互聯網上我可以知道你不是一條狗,你可能對什么感興趣,而到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可以知道你每分每秒在干什么,甚至知道你在上大號,因為你一直online。
所以說移動互聯網上的大數據相比PC互聯網的大數據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1、數據的核心節點是人而不再是終端、網頁或ID;
2、動作更加實時性;
3、行為更加碎片化;
4、帶有地理位置信息;
5、數據更干凈準確。
文章編輯: 365webcall網上客服系統(www.365webcall.com)
我的評論
登錄賬號: | 密碼: | 快速注冊 | 找回密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