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讓我幫你創業 實現"世界因你不同"價值
來源:站長新聞 2012-06-21
“我已經到了這個人生階段,再不去做,我真的很怕來不及了。盡管前方充滿了懸念,但我依然相信內心的聲音。我發現幫助他人實現他們的夢想,是唯一比實現自己的夢想更有意義的事情”
6月16日,法國普羅旺斯。兩名中國留學生在街頭偶遇正在此地出差的創新工場CEO李開復,三人的合影隨后被一名學生“無比激動”地發到微博上,該微博迅速被上千次轉發。
李開復在留法中國學生中的辨識度因《非你莫屬》而飆升,該節目boss團成員稱法國教育中“BAC+5”相當于?,加上主持人對求職者的態度不夠尊重,讓一批留法中國學生覺得被冤枉了,他們希望李開復說句公道話,從而引發了李開復在微博上對《非你莫屬》的批判和抵制。
創新工場CEO的一位高管告訴記者,李開復之所以愿意站出來質疑《非你莫屬》,并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推動《非你莫屬》進行整改,這跟他10多年來對中國青年、中國學生的關注是一脈相承的,也正是對中國青年創業過程的關注和關心,促使李開復創辦了創新工場。
從職業經理人到創業者
2009年8月,李開復和谷歌的4年合同到期。在谷歌公司愿意跟他續約并給他1400萬美元股票的情況下,李開復卻選擇了離開谷歌中國,創辦創新工場。
李開復的決定讓谷歌高級副總裁艾倫尤斯塔斯非常震驚,因為谷歌當時正在計劃讓李開復負責亞太區的產品和工程總裁,他甚至愿意跟李開復在薪水和職位上進一步談判。但李開復認為,他的人生還有一個遺憾沒有實現,那就是和中國青年人一起打造新奇的技術奇跡。
“我已經到了這個人生階段,再不去做,我真的很怕來不及了。盡管前方充滿了懸念,但我依然相信內心的聲音。我發現幫助他人實現他們的夢想,是唯一比實現自己的夢想更有意義的事情。我越來越相信,當我已經完成了很多夢想之后,我更大的愿望是幫助中國的年輕人圓夢,F在我終于可以輕裝前進,和中國的年輕人站在一起,把畢生工作所得的經驗教給他們。”李開復拒絕了艾倫尤斯塔斯提出的豐厚條件,從一個有著20年經驗的職業經理人變為了一個創業者。
之所以作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李開復看到了這樣的現狀:很多青年人在創業初期有很好的想法,但找天使投資很困難,而且也很難找到合適的創業團隊,自身經驗又不足,種種原因導致中國青年的創業成功率并不高。也正因此,很多投資人更愿在創業后期投錢,這樣風險就會相對較小。
李開復希望去填補這個空白并改變上述現狀。
相關行業: 投資行業
創新工場把自己定位為“天使投資+孵化器”,也就是說和一般的天使投資只投錢不同,創新工場不僅為創業者提供資金,還提供技術、商業模式、法律支持,甚至幫創業者組建團隊,并對他們做培訓,在創業者自身經驗不足的情況下,為他們指明方向。
創新工場的創始人之一王肇輝告訴記者,一個項目通常會在創新工場孵化1年左右,1年以后項目成熟后就要脫離母體,搬離創新工場,成立獨立法人并獨自運營,而在這之前,項目的所有員工就在創新工場免費辦公。
不過,獲得這些免費的辦公場地、經驗指導也是有“代價”的。李開復曾透露,在決定對一個創業者或創業團隊進行投資之后,第一輪天使投資創新工場一般會占到15%至20%的股份,第二輪投資后股份會增加5%至10%。
如今創新工場已成立近3年,王肇輝告訴法治周末記者,目前創新工場已經孵化了48個項目,其中有18個項目已經實現了500萬美元到1000萬美元不等A輪融資(即天使投資后的第一筆錢),比如創新工場最先曝光的孵化項目豌豆莢(豌豆莢是基于Android手機的管理軟件,把軟件裝到電腦上并把手機和電腦連接上后,可通過該軟件在電腦上管理手機中的通訊錄、短信、應用程序和音樂等,也能在電腦上備份手機中的資料,還可直接一鍵下載優酷網、土豆網、新浪視頻等主流視頻網站視頻到手機中,本地和網絡視頻自動轉碼,傳進手機就能觀看)。
至于創新工場投給創業者的錢,則來自于他自身的投資者,包括俞敏洪、柳傳志、郭臺銘等。
“開復已經于6月13日啟程飛往歐洲,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考察活動,在這段日子里,他將跟多個投資人見面,為創新工場尋找更多的資金。”王肇輝告訴記者。
“真正的財富是你為世界留下了什么”
在李開復創辦創新工場的同時,他出版了自己的自傳《世界因你不同》。而回顧李開復的職業生涯,從卡內基梅隆大學離職到蘋果公司工作,離開蘋果加入SGI(Sili-conGraphics),離開SGI加入微軟并回到中國,以及從微軟離職到谷歌中國,乃至從谷歌辭職自己創辦創新工場,他幾乎每一次選擇都是跟隨內心、追隨興趣,為了實現“世界因你不同”的人生價值。
“讓世界因你不同”的想法被點亮,是在1990年。那時李開復已經在卡內基梅隆大學任教,此前他已通過研發將語音識別技術的識別率從40%提高到96%,這項技術被美國《商業周刊》評為1988年最重要的科學發明。如果不是遇到了蘋果公司當時的副總裁戴夫耐格爾,他或許就會按部就班地教學、晉升職稱,成為一名科學家。
但1990年的夏天改變了李開復的命運。因為看到李開復在技術上的成果,戴夫耐格爾向李開復發出了邀請,在看到李開復的猶豫之后,戴夫耐格爾拋出了一句話:“你是想一輩子寫一堆像廢紙一樣的學術論文呢,還是要來真正地用技術改變世界?”
相關行業: 投資行業
李開復清楚地記得戴夫耐格爾是舉著一杯透亮的自釀葡萄酒向自己拋出的這句話,恰恰是這句話擊中了他。
因為在讀大學期間,李開復就很認可哲學老師的觀點:“人生就是要makeadifference(有所變化)。想象有兩個世界,一個世界中有你,一個世界中沒有你,讓世界因你而不同,讓兩者的不同最大化,最大化你的影響力,這就是你一生的意義。”
這個說法后來被李開復反復提及,他對財富的理解也由此固化為,真正的財富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你為這個世界留下了什么。
1990年的李開復就更加希望用掌握的技術改變世界,他毅然放棄了學術路線,加入了改變世界的隊伍,他成為了蘋果MacIII研發小組的一員,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使MacIII的語音識別速度提高了40倍。隨后,李開復成為蘋果研發集團ATG語音小組的經理,再后來成為了蘋果公司最年輕的副總裁。
共2頁: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文章編輯: 365webcall網頁客服工具(www.365webcall.com)
我的評論
登錄賬號: | 密碼: | 快速注冊 | 找回密碼 | ![]() |